|
立秋|當我們在談論跑步的時候,我們在談論什麽“天空澄澈高遠,繪畫館前夾道成排的銀杏樹,比曆年更顯鮮豔明麗,閃耀著金色的光澤。” ——村上春樹 立秋 8月7日,秋季的第一個節氣,立秋時至。 我國古代將立秋分爲三候:“一候涼風至;二候白露生;三候寒蟬鳴。” 涼風至:刮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,此時的風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熱風。 白露降:大地上早晨會有霧氣産生。 寒蟬鳴: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。 除卻立秋之後,可感知的時間變遷之外,立秋同樣也有貼秋膘的習俗,以前民間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,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。 因爲人到夏天,本就沒有什麽胃口,飯食清淡簡單,兩三個月下來,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。 秋風一起,胃口大開,想吃點好的,增加一點營養,補償夏天的損失,補的辦法就是“貼秋膘”:在立秋這天各種各樣的肉,炖肉烤肉紅燒肉等,“以肉貼膘”。 又或者,有“啃秋”的說法,即在立秋這天吃西瓜、香瓜或桃,寓意炎炎夏日酷熱難熬,時逢立秋,將其咬住。立秋當日買個西瓜回家,全家圍著啃,就是啃秋了。 習俗雖有不盡相同之處,然而暑已盡,人人喜涼;未及深秋,不必生悲。 綠意將褪未褪,草木將黃未黃,伴著明亮而不毒辣的陽光,這個季節,最適合在午後沈思,偷得浮生半日閑。 |